【轉教務辦】關于開展2023年校級一流課程建設申報工作的通知

發布者:信息與科學工程學院發布時間:2023-06-19浏覽次數:10

教務﹝2023﹞71

關于開展2023年校級一流課程建設申報工作的通知


各二級學院、部:

根據《教育部關于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的實施意見》(教高〔20198号),為加強課程改革創新,打造更多具有“兩性一度”的“金課”,培育省級一流課程,全面提升課程建設水平、教學效果和人才培養質量,按照《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2023年工作要點》,教務辦計劃組織開展校級一流本科課程建設申報工作,現将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申報範圍和類型

1.課程範圍。本次建設申報課程範圍包括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主幹(核心)課、專業方向課以及通識教育課等納入人才培養方案的課程。

優先建設數學、英語等公共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和通識教育中的《應用文寫作》《邏輯學》等選課學生較多的四類課程。

已建或在建省級在線開放課程、已立項建設的省級産教融合型課程、已建或在建校級一流課程且2022級人才培養方案中學分、學時未變的課程不列入本次建設範圍;已立項校級及以上産教融合一流專業建設的産教融合型課程,可擇優立項,但不再資助。

2.申報類型。申報類型分為線上、線下、線上線下混合式、虛拟仿真實驗教學、社會實踐和産教融合一流課程六類。按照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的原則,本輪一流課程立項建設30門左右,六類課程建設比例不限。

二、申報課程要求

1.教學理念先進。堅持立德樹人,能夠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化為課程内容,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緻力于開啟學生内在潛力和學習動力,注重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2.課程教學團隊教學成果顯著。課程團隊教學改革意識強烈、理念先進,人員結構及任務分工合理。主講教師具備良好的師德師風,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較高學術造詣,積極投身教學改革,教學能力強,能夠運用新技術提高教學效率、提升教學質量。

3.課程目标有效支撐培養目标達成。課程目标立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符合學校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标,内涵易于理解和測量;注重知識、能力、素質培養。

4.課程教學設計科學合理。圍繞目标達成、教學内容、組織實施和多元評價需求進行整體規劃,教學策略、教育技術、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教學評價等設計理念先進,結構科學合理,可操作性強。

5.課程内容與時俱進。課程内容結構符合學生成長規律,依據學科前沿動态與社會發展需求動态更新知識體系,契合課程目标,教材選用符合教育部和學校教材選用規定,教學資源豐富多樣,體現思想性、科學性與時代性。

6.教學組織與實施突出學生中心地位。根據學生認知規律和接受特點,創新教與學模式,因材施教,促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資源共享、知識生成,教學反饋及時,教學效果顯著。

7.課程管理與評價科學且可測量。教師備課要求明确,學生學習管理嚴格。針對教學目标、教學内容、教學組織等采用多元化考核評價,過程可回溯,診斷改進積極有效。教學過程材料完整,可借鑒可監督。

三、建設經費和建設期

課程類型

資助經費

線上一流課程

5000/

線下一流課程

5000/

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5000/

虛拟仿真實驗教學一流課程

5000/

社會實踐一流課程

5000/

産教融合型一流課程

10000/

原則上一流課程建設期為2年,須至少經過兩個學期或兩個教學周期的建設和完善,以取得實質性改革成效。

四、申報注意事項

1.申報課程須于20236月底前至少已完成兩輪課程教學,在長期教學實踐中形成獨特風格,教學理念先進、方法科學、質量高、效果好,在同類課程中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和較強的示範性,并承諾立項後将持續改進。

2.課程主講教師、課程團隊主要成員隻能參與申報一門校級一流本科課程。課程負責人(或主講教師)須為我校專職教師,原則上應為副高級以上職稱,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較高學術造詣。團隊主要成員一般為近3年内講授該課程教師,師德師風好,教學能力強,積極投入教學改革。虛拟仿真實驗教學課程,必要的技術支持人員可作為團隊主要成員。

3.課程申報填寫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一流課程建設申報表(附件1),各教學單位對申報的課程材料嚴格審核,并對同類型課程排序後填入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一流課程建設申報彙總表(附件2)。

五、提交材料

請各二級學院、部于2023630日前将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一流課程建設申報表(附件1)和彙總表(附件2)電子稿發送至郵箱:103023826@qq.com,紙質版報送至B208董老師處。


附件:1.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一流課程建設申報表2023.docx

      2.南京審計大學金審學院一流課程申報推薦彙總表2023.docx


教務管理辦公室

2023619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