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黨史學習教育 傳承紅色文化基因

發布者:伟德首页官网發布時間:2021-05-25浏覽次數:21

作者:王蕙(作者單位:中共青海省委黨校)

中國共産黨的百年奮鬥曆程,是黨與全國各族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一百年,是黨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曆經風雨滄桑、堅韌前行的一百年,是黨矢志踐行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的初心使命的一百年。在這一百年的非凡奮鬥曆程中,中國共産黨帶領中華兒女書寫了一幅幅壯麗、壯闊的紅色經典畫卷,孕育了底蘊豐厚的紅色文化。這些蘊含着豐富革命精神和厚重曆史文化内涵的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産黨寶貴的精神财富,是中國共産黨領導全國人民在長期革命鬥争和社會主義建設偉大實踐中逐漸形成并發展起來的一種特殊的文化類型。紅色文化以一系列革命文獻、革命戰争遺址、文學文藝作品、革命歌曲和文物、紀念地、革命根據地、重要曆史人物和重大曆史事件、紀念儀式以及凝結在其中的革命精神、革命傳統和價值理念等符号系統為載體。例如中共一大會址、浙江嘉興南湖紅船、井岡山革命先烈紀念塔、遵義會議會址、陝甘甯邊區政府舊址、西柏坡中共中央舊址,等等;位于青海的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原子城紀念館,青海省果洛州班瑪縣紅軍溝革命遺址、青海省格爾木市将軍樓公園、青海省循化縣西路軍紅軍小學、青海黨史教育展館,等等。這些“曆史積澱”代表了中國共産黨及其領導的人民革命、代表了革命政權和共産主義信仰、代表了革命者為人民謀幸福的流血犧牲、代表了中國共産黨人的價值追求和精神境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光榮傳統不能丢,丢了就丢了魂;紅色基因不能變,變了就變了質。革命理想高于天。在一百年的非凡奮鬥曆程中,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産黨人頑強拼搏、不懈奮鬥,湧現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一大批頑強奮鬥的英雄人物、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範,形成了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長征精神、遵義會議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紅岩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特區精神、抗洪精神、抗震救災精神、抗疫精神、脫貧攻堅精神等偉大精神,構築起了中國共産黨人的精神譜系,也極大豐富了民族精神内涵。一百年來,在應對各種困難挑戰中,我們黨錘煉了不畏強敵、不懼風險、敢于鬥争、勇于勝利的風骨和品質。這是我們黨最鮮明的特質和特點。“人生天地間,長路有險夷。”世界上沒有哪個政黨像中國共産黨這樣,遭遇過如此多的艱難險阻,經曆過如此多的生死考驗,付出過如此多的慘烈犧牲。中國共産黨經過了一百年的奮鬥曆程,之所以曆經百年而風華正茂、飽經磨難而生生不息,就是憑借這麼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強大精神。這些寶貴精神财富跨越時空、曆久彌新,集中體現了黨的堅定信念、根本宗旨、優良作風,凝聚着中國共産黨人艱苦奮鬥、犧牲奉獻、開拓進取的偉大品格,深深融入黨、國家、民族和人民的血脈之中,為我們立黨興黨強黨提供了豐厚滋養。黨中央在全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就是要通過對中國共産黨百年奮鬥史的學習、革命先烈英雄事迹的回顧,進一步發揚中國共産黨人不畏犧牲、樂于奉獻的大無畏革命精神,堅忍不拔、勇往直前的奮鬥精神,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創業精神。在中國這樣一個有着14億人口的國家,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非比尋常也十分不易,需要教育引導全黨大力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赓續中國共産黨人精神血脈,始終保持革命者百折不撓的鬥志和品質,鼓起邁進新征程、奮進新時代的精氣神。

 

在慶祝中國共産黨百年華誕的重大時刻,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标曆史交彙點上,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新征程上,共産黨人比任何時候都要銘記中國共産黨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的初心使命。我們必須充分利用紅色資源、弘揚紅色精神,讓紅色文化基因深深融入廣大黨員、幹部的精神血脈之中,以文化人,實現思想和靈魂的淬煉與提升。百年政黨的恢弘史詩,展現了共産黨員以铮铮鐵骨和鮮血譜寫的堅守信仰的忠誠精神。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理想信念就是共産黨人精神上的‘鈣’,沒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堅定,精神上就會‘缺鈣’,就會得‘軟骨病’”。這段論述,把人的生命元素“鈣”引入政治生活領域,高度概括了堅定理想信念的重要意義,科學分析了信仰迷茫的嚴重危害,進一步強調了加強理想信念對于矢志不渝地為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而奮鬥的巨大作用。我們要在實際工作中繼承和發揚紅色文化精神,深刻領會堅守信仰的忠誠精神,堅定革命信念、擔起時代使命。

 

百年政黨的恢弘史詩,展現了共産黨員以國家民族大業為重舍生忘死、無私奉獻的堅韌精神。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告誡全黨:“行百裡者半九十。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取得了曆史性成就,我們比曆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目标。越是如此,越要防止被暫時的成就沖昏頭腦而迷失方向,越不能放松警惕和自我要求。我們黨的事業、我們的國家和民族的進步需要這種大公無私的奉獻精神,繼承和弘揚頑強堅韌的精神,民族才能振興、國家才有希望,人民才能幸福。百年政黨的恢弘史詩,展現了共産黨人以人民利益為根本,披荊斬棘、艱苦奮鬥、勇于犧牲的大無畏精神。我們黨的百年曆史,就是一部踐行黨的初心使命的曆史,就是一部黨與人民心連心、同呼吸、共命運的曆史。百年曆史的深刻啟示中極為重要的一條是,“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黨之所以能夠發展壯大,正是因為依靠了人民;黨之所以能夠得到人民擁護,也正是因為造福了人民。艱苦奮鬥、勇于犧牲的大無畏精神永遠是我們事業前進的動力。共産黨人這種“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豪邁氣概和奮鬥精神是我們黨、國家、民族和人民的希望。黨的曆史是用鮮血、汗水、淚水、勇氣、智慧和力量寫就的百年奮鬥史;是筚路藍縷、披荊斬棘、艱苦創業、砥砺前行、充滿艱險、不斷迎接勝利的百年探索史;是苦難中鑄就輝煌、挫折後毅然奮起、探索中收獲成功、失誤後撥亂反正、轉折中開創新局、奮鬥後赢得未來的百年建設史。争取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和實現國家富強、人民幸福,不懈奮鬥、理論探索和加強自身建設,逐步實現救國、興國、富國、強國的奮鬥目标,這些都是中國共産黨的莊嚴使命。

 

在新的曆史起點上踐行“四個偉大”,面對意識形态領域的尖銳較量、激烈的國際政治鬥争環境、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勝利,中國共産黨需要繼續保持強大的凝聚力、戰鬥力和創造力。承載紅色記憶的紅色文化,正是激勵全黨堅守信仰、對黨忠誠、意志頑強、舍生忘死的内在動力,也是滋養黨内政治文化、培厚良好政治生态土壤的不竭源泉。百年征程,波瀾壯闊;百年初心,曆久彌堅。從建黨時的開天辟地,到新中國成立的改天換地,到改革開放的翻天覆地,再到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取得曆史性成就、發生曆史性變革,中國共産黨在長期艱苦卓絕的奮鬥中,雖曆經磨難而鬥志彌堅,雖屢經考驗卻初心不改,從小到大,由弱變強,依靠的正是一代又一代共産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撓、勇往直前的精神力量。通過在全黨集中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我們要更好總結曆史經驗、認識曆史規律,更好傳承紅色基因、牢記初心使命,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如此,我們就一定能夠建設更加強大的馬克思主義執政黨,在新的曆史起點上奮力奪取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


Baidu
sogou